“再也不相信爱情了”和“我又相信爱情了”是现代年轻人经常挂嘴边的两句话,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股升网,年轻人切换起来毫无压力。
其实古今中外历史上令人感动的爱情故事非常多,这样的故事读完,总能让人心头泛起一阵暖意。元曲《货郎担》中“生则同衾,死则同穴”的许诺至今都常被引用,这样的爱情在文学大师巴金身上实现了。
很多人都知道巴金是著名作家,也在课文中读过他写的《海上日出》、《鸟的天堂》等,却不知道巴金出生在一个封建的大家庭,他厌恶那些封建教条,做了家庭的“叛逃者”,与妻子萧珊认识时,巴金其实有些内向,不擅长交际。
所以巴金与萧珊的结合,最初主动的是萧珊。巴金是四川成都人,萧珊是浙江宁波人,巴金比萧珊大了13岁,他27岁便开始在《时报》上连载自己“激流三部曲”之一的《家》,而当时萧珊还只是个小女学生,她以读者身份写信给巴金时,巴金也只把她当个孩子看。
展开剩余68%很长一段时间里,巴金没有任何要结婚成家的打算,他与萧珊书信往来,觉得这个女孩思维清晰,与自己交流文学、讲生活琐事股升网,其文字都别有一番韵味。因为年龄差距有点大,巴金不敢把萧珊当成可发展的另一半,但萧珊却勇敢地邀请巴金出来见面。
1936年,巴金32岁,萧珊19岁,他们在上海一家饭馆见面了,先到的人是巴金。他们从笔友发展成日常生活中的好友,经常与其他朋友一起游玩。某次划船时,巴金兴致勃勃地和朋友比赛,累得一脑袋汗,萧珊便帮他擦汗。
但就算是这样,两人的感情还是朦朦胧胧,“女追男,隔层纱”的规则在巴金这里不怎么好用。萧珊21岁那年告诉巴金家里给她安排了亲事,但她不愿意出嫁。萧珊希望巴金能说出娶自己的话,巴金却只说:“这件事你自己考虑。”
萧珊都要气哭了,巴金赶快解释:“你还小,需要成长,将来你长大了还愿意要我这个‘老头子’的话,我们就在一起。”因为战火的影响,两人即便确立感情,也聚少离多,直到1944年两人才正式走入婚姻的殿堂,他们的新房十分简陋,连新家具都没有。
但结婚后,两人却恩爱了整整28年,萧珊先后生下女儿李小林、儿子李小棠(巴金原名李尧棠),一家四口幸福美满。然而在那段特殊岁月,巴金一度差点挨不过去,萧珊始终陪伴鼓励着丈夫,甚至为他挡住别人打过来的皮带。
两人婚后从没吵过一次架,萧珊时刻关心巴金的身体,巴金也对妻子一往情深,从没和其他女子闹出什么故事。可惜的是萧珊却在1972年重病去世了,走在了巴金的前面。巴金后来回忆了妻子离世前对他百般不放心的事,即使躺在病床上,她仍然喃喃:
“我走了,谁来照顾你......”妻子走了3年,巴金终于获准捧回她的骨灰,此后直到2005年巴金去世,33年里萧珊的骨灰一直没有下葬。巴金将骨灰摆在卧室的床头,让爱妻陪伴自己。如果不是真的爱到深情,这样的举动一般人做不出来。
对于巴金而言股升网,长寿也是一种折磨。他常常感叹,自己比萧珊大了13岁,为什么先走的是她,不是自己呢?巴金没有再娶,他活了101岁去世,留下遗嘱说要将自己的骨灰与萧珊的共同撒入海里,真正“生则同衾,死则同穴”,再也不分开......
发布于:天津市钱投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